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

連鎖加盟總部評選的深思

一位年輕的白領打算加盟連鎖品牌總部來創業,特別選了幾個想加盟的品牌,來詢問我的意見。說真的,連我要評估哪些連鎖品牌總部的好與不好,其實也不太容易。對外形象不錯的品牌,或許是因為行銷公關做得好。至於本身經營狀況好不好,對加盟者是不是最好的選擇,那就另當別論了。

上網google一下,找到2005年時的經濟部評鑑國內優良連鎖加盟總部的資料。當年評鑑結果是共32家勝出 , 5大超商都入榜。獲得特優的品牌有天仁茗茶、巨匠電腦、全家便利商店、住商不動產、OK便利店、信義房屋、亞力山大、7-ELEVEN、頂好Wellcome、萊爾富、福客多、麗嬰房。

而獲得優等的品牌有比利小雞、永固便利停車、歐德傢俱、休閒小站、杏一醫療用品、21世紀不動產、艾力克、金石堂、電店聯盟、奇哥、豆豆咖啡、統一佳佳、悟饕池上飯包、順成蛋糕、凱欣鞋、慈愛動物醫院、十大花蝶、潔之方、鬍鬚張、麗的髮型

在九年後的現在,再來回顧這些連鎖品牌名單,現在的發展如何?很明顯,有幾家品牌總部凋零,甚至不見了。

理想的評選指標

當初承辦單位找了不少專家學者,針對連鎖加盟總部設計了全方位的評鑑制度,並提出健全總部營運「十大指標」為: 1.人力資源開發與人才培育2.對直營及加盟店設有經營輔導機制3.穩定的協力供應商4.定期公開營運狀況5.財務結構健全度6.產品或服務具獨特性7.消費者認知形象良好8.經營團隊之誠信度及管理能力9.作業標準化程度10.加盟體系的嚴謹度。

這十大指標,專業委員群單憑著書面資料、現場訪視與QA,就可以掌握評薦的真實面嗎?真實話很難為這些專家委員。定期公開營運狀況、財務結構健全度、經營團隊之誠信度及管理能力、加盟體系的嚴謹度,這幾項其實有太多模糊地帶很難評估與釐清。

官方部門在後面幾年,也沒有再往下辦這個評選計劃了。在產業生態鏈上,品牌總部當然希望官方背書,因為準加盟者很信官方的「蓋章保証」。但說真的,專業的委員與嚴謹的審查評選制度,很難有效評估訂下安全且無風險的標準。而一旦加盟者靠這樣的標準投入畢生積蓄,加盟投資官方背書的連鎖總部,後續經營出事後,帳該跟誰算?

評選機制的真實

評選機制的幾項指標,真的不易評估。以「定期公開營運狀況」來說,沒IPO上市櫃的要求前,哪個老闆沒事會公開企業的營運狀況?這屬公司的營業機密範圍。何況,賺錢不能講,怕國稅局來查。虧錢更不能說,會嚇跑加盟者。

而「財務結構健全度」中,總部自己的加盟制度本就是借力使力,但也是操縱財務槓桿的經營方式。多數加盟者是憑藉對品牌的信任度來加盟,而非專業來加盟,哪能分辨總部公開講的東西是否專業?總部以加盟方式,取得較充裕的且低風險的營運擴張資金,且風險多由加盟者承擔。因之而來的「健全」兩字,真假與虛實之間,專家都很難去評斷,更何況是弱勢的加盟者。

在「經營團隊之誠信度及管理能力」上,加盟者與品牌總部間,也是不緊密的弱關係。彼此都想借力使力,各自也承擔著風險。在商場上與法律上,誰對與錯?難說。「誠信」更難評估,在業績與利益的前提下,看似可信的經營者,卻可能是個演戲高手。出了問題,總部有太多合法卻未必和情理的閃避作法可以運用。

該如何挑加盟總部

要慎選品牌總部,基本上就是指慎選品牌經營者與團隊。經營者的理念與價值觀,要日久才能見人心。只有適不適合,沒有好不好的問題。光靠媒體文宣的操縱資訊,看到總部的品牌或老闆很有名,就要下重本加盟,那就真的是嫌錢太多了。

品牌總部有很多加盟店?不代表加盟他的店就容易賺錢,可能代表的是加盟者的資金陷入。加盟店有賺錢?那要弄清楚,有含裝潢設備的折舊攤提嗎?是當月賺錢,還是已經把前期投資資金賺回來了?店面要開在三角窗?這對總部絕對是廣告上的利多,對你就難說囉。彰顯的標竿加盟店,可能是多數中的少少數,被誇大的業務語言唬弄了。

挑選品牌總部前,加盟者更該先評估自身的條件。沒有門店營運背景,卻想花幾百萬加盟去搞餐廳,不是自己找麻煩嗎?看到熱門加盟項目,會昏頭想速成。總部不用騙你,你就已經在催眠自己了。做生意要細水長流,沒有白吃的速成午餐。專業與訊息的不對稱,讓連鎖經營的合作關係,往往只是口號關係。


連鎖加盟總部的對錯與否,永遠都不能是你推卸經營責任的藉口。加盟品牌前該有的正確認知是,做生意就是要靠自己好好的落實經營。其他旁門左道,少碰為妙!

連鎖總部加盟拓展的深思

「陳顧問,我們公司已經有三家直營門市了。最近,一直有人來詢問我們要不要開放加盟。看起來好像有些不錯的發展機會,可是我們真的沒有經營加盟的經驗啊,到現在還不知道該怎麼辦。」

年輕的小張,跟好朋友經營三家創意甜品的直營門市,創業開店以來,口碑一直不錯,當然生意也很火紅,也引來不少人想加盟他的品牌。看似有好機會,卻也聽聞不少前輩的慘痛經驗。讓他心中真是兩難啊。

「加盟店的品質真的不行,之前我們有將近三十家的加盟店。加盟的問題一直很難解決,品質差、跑貨與客訴等問題都有,客戶都把問題衝著總部來。眼看再這樣下去不行,最後我就把加盟快到期的店陸續取消合約。現在,我只留下三家直營店讓自己經營了。」做汽車保養的劉總搖搖頭,訴說著之前拓展加盟的慘痛經驗。

加盟,一直是台灣創業市場裡的顯學,有不少總部老闆也因此賺了不少錢。相對的,也有不少品牌的加盟體系,不但最後默默的消逝在品牌總部版圖上。更甚者,還拖垮那時紅極一時的連鎖品牌事業。

不少連鎖品牌的經營者,把加盟拓展當成快速致富的捷徑。無論,你是正在評估是否要開放加盟,還是開放加盟後,發現災難不斷,不知如何是好。提供你以下的評估要項,花點時間好好思考下面十個問題,相信你心中自然會浮出真正的解答。

1、我們總部團隊的營運管理能力,是否可以因應快速擴張的加盟體系?協助加盟品牌在穩定中持續發展?
2、在未來市場發展與策略方向,我們有能力選擇合適的加盟形態,包括委託加盟、特許加盟或自願加盟?倘若,採用合資與內部創業模式,是否比較適合我們的體質與特性?
3、加盟總部的主要功能中,在新商品開發、教育訓練、加盟招商、物流配送、品牌行銷與支援輔導,我們的程度與能力如何?我需要多少資源、人力與時間,才能補足?
4、總部成立前,是否已經評估符合大眾化消費、可普及商圈、門市簡單化、有獲利直營店、長銷型商品或服務、團隊能力、店格外觀識別度等這些要項特質?還是有人要付錢加盟,你打算先收先贏? 

5、我們的營運內容是否能有效簡單化、專業化與標準化,讓加盟者能快速有效的複製運用?我們的專業,是否也能建立複製的門檻?
6、直營體系裡的品牌、文化、營運團隊、資訊的程度如何?是否能有效複製給加盟店營運?還是你打算幫他把門市建置完成,第一批商品或原料交貨後。剩下讓加盟者自己看著辦?
7、我們的品牌、資訊、人才、供貨與商業模式,是否能形成總部與加盟者間緊密鏈結的合夥網絡關係?還是,你認為那是加盟者的事?
8、總部、直營店與加盟店的相關營運SOP標準化作業流程,是否都已完備?落實程度如何?能快速協助加盟店正常營運經營?加盟展開後,這些SOP對他們真的有幫助嗎?還是連你自己的直營店也無法落實?
9、連鎖品牌在店頭、網路、媒體與參展行銷上,是否能有效行銷推廣,擴大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與影響力?總部有足夠的行銷能力與資源嗎?
10、加盟督導的團隊能力與素質,能否有效招商?並提供足夠的營運協助?我們的督導團隊的角色,是培訓輔導為主,還是業務出貨為主?
成也加盟,敗也加盟。差別在經營者的起心動念中,你的客戶是消費者,還是加盟者?你打算靠加盟快速致富,或真要結合一批夥伴創造更多的價值?用心思考過這些評估項目後,你是否還是要開展加盟?或是結束現有的加盟?相信你的心裡,已經有了真正的答案了。

祝福,各位品牌總部老闆,也替加盟你們的小老闆們祈福!

〔經營老實說〕陳琪華顧問
2014台灣世界連鎖加盟大展前的提醒 ~連鎖品牌快速成長的代價~ 經營咖啡外帶連鎖店生意的年輕女老闆Sunny ,在胼手胝足,辛苦經營幾年後,從一家小店,慢慢開展到現在20幾家的直營店。快速成長下,業績蒸蒸日上,連媒體都來爭先報導。Sunny終於嚐到成功的果實,回想創業初期的辛苦與艱難,一切都值得了。 有一天,從創業初期就跟他打天下的一位姐妹,突然提出辭呈,幾番懇談都無法慰留。後來陸續發現,員工的離職比例逐漸提高,連幾位資深的老夥伴,也陸續離開。在銜接空窗期間,她辛苦支撐著。也讓Sunny開始思考,到底公司的問題出在哪裡。 跨過創業初期的艱難,獲得市場認可,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。但到成長期時,經營者又必須跨過一道道成長的鴻溝。該如何跨越? 先從經營者的腦袋開始吧! 成長策略與競爭 創業小老闆辛苦努力多年,好不容易逮到機會,可以乘風起飛,真是時勢造英雄。但,勢如流水。可載舟,亦可覆舟。小老闆看似意氣風發,其實更該如履薄冰,戰戰兢兢的經營。尤其是企業體質的調整,更是經營者該深思的重要課題。 企業體質倘若轉變成功,撐過去就能變強變壯。撐不下去,就從成長陡坡上,滾下來。輕者,斷手斷腳。重者,魂飛西天,嗚呼送命。在高速成長期,經營者要重新調整營運模式,善用現有利基。以整體性的策略思維,持續擴大企業營收與獲利。 體質沒調好前,企業組織與市場發展規模不宜貪快、貪多。經營者該替企業找尋更多營收與獲利來源,重新定義企業在市場上的最佳定位,建立競爭的防衛壁壘。團隊更該用心了解主要的目標客群,競爭者不會笨到去養你。該競爭的是顧客心中的價值定位,顧客才是你真正的衣食父母。 品牌與人才 企業的品牌與承諾,需要團隊人才的用心與投入。組織的體質改變與成長,很難速成。經營者需要激發員工對企業品牌的認同與成長的意願,凝聚團隊成長的力量。當你給員工的績效指標都是利,卻期望他重視企業的名,要他維護品牌,認可企業文化,這無異是緣木求魚。 花錢找專業人才不難,難在團隊的建立,難在新人如何真正融入團隊,提升團隊的戰力。新人可能提供團隊正向的影響力量,或被現有團隊文化同化,也可能與現有團隊互斥,懷怨離開。經營者與其相信外來的和尚會唸經,不如提早用心培養自己的子弟兵,比較實在多了。 提醒培訓員工的初期,不要太過理想或理論化。人員素質方面,主要是培養工作態度與溝通能力。而在人員能力方面,要針對市場績效與專業能力提升。對的人,擺在對的組織,用對的方法,做對的事。每個人,自然都是組織裡面一等一的人才。 制度與文化 企業發展快速成長時,每天忙做生意都殺紅眼,拼命賺鈔票,誰還有空去管那些制度、文化與紀律的細節。偏偏這些基本經營動作,若是越忽略,反而越跑不掉。經營者在這些基本動作的疏忽,未來要付出的代價,一定比現在更高 制度不是整理一套完整的細節規定,公告要大家全力配合,就能輕易成功運行的。要讓大家共同參與制定制度,從簡單開始,逐步收斂。從企業內部逐步慢慢長出來的制度,才會是具有企業特色文化與競爭力的制度。 企業文化的建立實務,要從制度上,一點一滴的去塑造大家共同的觀念與好習慣,藉以凝聚團隊前進的力量。制度推行初期的重點,在合理規範與可用性。不需要完美理想的制度,只要 隨著企業發展逐步調整修改就好。制度的存在是興利,而非防弊。。 對經營者來說,事業成功的滋味,甜在心裡,更甜在口袋荷包裡。就是為了那麼一份事業成功,名利雙收的甜滋味,其它的酸苦辣鹹滋味,經營者就當老天敬你的一杯酒。就乾了,含笑吞下吧。 

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